{SiteName}
首页
杜仲茶历史
杜仲茶产区
杜仲茶种类
杜仲茶栽培
杜仲茶价值
杜仲茶喝法
杜仲茶加工
杜仲茶选购

三金的作用与功效

鸡内金《中国药典》:鸡内金

拼音JīNèiJīn

别名鸡肫皮

来源本品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gallusdomesticusBrisson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趁热立即剥下内壁(不要先用水洗,否则难剥离且易破碎),洗净,干燥。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卷片,厚约2m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微苦。

炮制鸡内金:洗净,干燥。

炒鸡内金:取净鸡内金,照清炒或烫法(附录ⅡD)炒至鼓起。本品表面暗黄褐色至焦黄色,用放大镜观察,显颗粒状或微细泡状。轻折即断,断面有光泽。

醋鸡内金:取净鸡内金,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鼓起,喷醋,取出,干燥。每kg鸡内金,用醋15kg。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鸡内金

拼音JīNèiJīn

别名鸡毗胫里黄皮(《本经》),鸡肶胵(《本草经集注》),鸡肫内黄皮(《日华子本草》),鸡肫皮(《滇南本草》),鸡黄皮(《现代实用中药》),鸡食皮(《河南中药手册》),鸡嗉子(《新疆药材》),鸡合子(《山东中药》),鸡中金、化石胆、化骨胆(《山西中药志》)。

出处《本草蒙筌》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砂囊内膜。将鸡杀死后,取出砂囊,剖开,趁热剥取内膜,洗净晒干。(如剖开后先入水洗,则内膜不易剥离,多致撕裂。)

性状为不规则的长椭圆形的片状物,有明显的波浪式皱纹,长约5厘米,宽约3厘米,表面金黄色、黄褐色或黄绿色,老鸡的鸡内金则微黑。质薄脆,易折断,断面呈胶质状,有光泽。气微腥,味淡微苦。以干燥、完整、个大、色黄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胃激素、角蛋白等。

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砂囊的角蛋白样腆含一种糖蛋白,它的半胱氨酸的含率低于一般上皮角蛋白。

出生4~3星期的小鸡砂囊内膜,含蓝绿色素和黄色素,分别为胆汁三烯和胆绿素的黄色衍生物。

砂囊含维生素(总量克):维生素B1-微克,B2-微克,尼克酸7.0毫克,抗坏血酸5毫克。又抗坏血酸含量,每克砂囊含还原型的0.11毫克,总抗坏血酸0.12毫克;总抗坏血酸中,还原型占92%,氧化型占8%。

药理作用人口服鸡内金后胃液分泌量、酸度及消化力均见增高,其中消化力之增加出现较迟缓,维持也较久。服药后胃运动机能明显增强,表现在胃运动期之延长及蠕动波之增强,由于胃运动之增强,故胃排空率也大大加快。鸡内金本身内并不含有任何消化酶,其对胃分泌及运动的影响,并非服药后立即产生,而必需经过一段时间,故其作用是由药物被消化后进入血液内之某种体液因素引起的。

炮制鸡内金:拣去杂质,漂净晒干。炙鸡内金:先将砂子放入锅内炒热,再把洗净之鸡内金放入锅中,用文火拌炒至棕黄色或焦黄色鼓起,取出,筛去砂子。

性味甘,平。

①《别录》:"微寒。"

②《日华子本草》:"平,无毒。"

③《本草备要》:"甘,平,性涩。"

归经入脾、胃经。

①《本草经疏》:"大肠、膀胱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脾、胃二经。"

功能主治消积滞,健脾胃。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①《本经》:"主泄利。"

②《别录》:"主小便利,遗溺,除热止烦。"

③《日华子本草》:"止泄精,并尿血、崩中、带下、肠风、泻痢。"

④《滇南本草》:"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

⑤《纲目》:"治小儿食疟,疗大人(小便)淋漓、反胃,消酒积,主喉闭、乳蛾,一切口疮,牙疳诸疮。"

⑥《本草述》:"治消瘅。"

⑦《本经逢原》:"治眼目障翳。"

⑧《本草再新》:"化痰,理气,利湿。"

⑨《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痃癣癥瘕,通经闭。"

⑩《陆川本草》:"生肌收口。治消化性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焙干研末调敷或生贴。

复方①治食积腹满:鸡内金研末,乳服。(《本草求原》)

②治痞气积:黄牛脑子一个(同鸡肶胵酒浸一宿),公鸡毗腥一个,朴硝一碗(提净),轻粉、沉香、砂仁、木香~_---钱.上件牛脑用铜锅焙干,将各项药入杵千下,焙。每服一钱,烧酒调下,日三服。(《圣惠方》)

③治反胃,食即吐出,上气:鸡肶胵烧灰,酒服。(《千金方》)

④治脾胃湿寒,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白术四两,干姜二两,鸡内金二两,熟枣肉半斤。上药四味,白术、鸡内金各自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时,当点心,细嚼咽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益脾饼)

⑤治噤口痢疾:鸡内金焙研,乳汁服之。(《纲目》)

⑥治小儿疳病:鸡肫皮廿个(勿落水,瓦焙干,研末),车前子四两(炒,研末)。二物和匀,以米糖溶化,拌入与食。忌油腻、面食、煎炒。(《寿世新编》)

⑦治痟肾,小便滑数白浊,令人羸瘦:鸡肶胵一两(微炙),黄耆半两,五味子半两。上药,粗捣,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食前分温三服。(《圣惠方》)

⑧治虚劳,上焦烦热,小便滑数,不可禁止:鸡肶胵黄皮二两(微炙),菟丝子二两(酒浸三宿,曝干,捣为末),鹿茸一两(去毛,涂酥炙微黄),桑螵蛸半两(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沮清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⑨治小便淋沥,痛不可忍:鸡肫内黄皮五钱。阴干,烧存性。作一服,白汤下。(《医林集要》)

⑩治遗精:鸡内金六钱,炒焦研末,分六包,早晚各服一包,以热黄酒半盅冲服。(《吉林中草药》)

⑾治走马牙疳:鸡肫黄皮(不落水者)五枚,枯矾五钱。研搽。(《经验方》)

⑿治一切口疮:鸡内金烧灰,敷之。(《活幼新书》)

⒀治喉闭乳蛾:鸡肫黄皮勿洗,阴干烧末,用竹管吹之。(《青囊杂纂》)

⒁治小儿温疟:烧鸡肶胵中黄皮,末,和乳与服。(《千金方》)

⒂治发背已溃:鸡肫黄皮,同绵絮焙末搽之。(《纲目》)

⒃治骨结核,肠结核:鸡内金炒焦研末,每次三钱,日服三次,空腹用温黄酒送下。(《吉林中草药》)

各家论述①《本草经疏》:"肫是鸡之脾,乃消化水谷之所。其气通达大肠、膀胱二经。有热则泄痢遗溺,得微寒之气则热除,而泄痢遗溺自愈矣。烦因热而生,热去故烦自止也。今世又以之治诸疳疮多效。"

②《要药分剂》:"小儿疳积病,乃肝脾二经受伤,以致积热为患。鸡肫皮能入肝而除肝热,入脾而消脾积,故后世以此治疳病也。"

③《医学衷中参西录》:"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脾胃)居中焦以升降气化,若有瘀积,气化不能升降,是以易致胀满,用鸡内金为脏器疗法。若再与白术等分并用,为消化瘀积之要药,更为健补脾胃之妙品,脾胃健壮,益能运化药力以消积也。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是以男子痃癖,女子癥瘕,久久服之,皆能治愈。又凡虚劳之证,其经络多瘀滞,加鸡内金于滋补药中,以化其绎络之疾滞,而病始可愈。至以治室女月信一次未见者,尤为要药。盖以能助归、芍以通经,又能助健补脾胃之药,多进饮食以生血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鸡内金

拼音JīNèiJīn

英文名ChickensGizzard-membrane,MembraneofChickenGizzard

别名鸡肶胵里黄皮、鸡肶胵、鸡盹内黄皮、鸡盹皮、鸡黄皮、鸡食皮、鸡合子、鸡中金、化石胆、化骨胆

出处出自《蜀本草》。

《蜀本草》:鸡肶胵,以乌雄为良。

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鸡的沙囊内膜。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lusgallusdomesticusBrisso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将鸡杀死后,立即取出砂囊,剥下内膜,洗净,晒干。

原形态家鸡,家禽。嘴短而坚,略呈圆锥状,上嘴稍弯曲。鼻孔裂状,被有鳞状瓣。眼有瞬膜。头上有肉冠,喉部两侧有肉垂,通常呈褐红色;肉冠以雄者为高大,雌者低小;肉垂亦以雄者为大。翼短;羽色雌、雄不同,雄者羽色较美,有长而鲜丽的尾羽;雌者尾羽甚短。足健壮,跗、跖及趾均被有鳞板;趾4,前3趾,后1趾,后趾短小,位略高,雄者跗跖部后方有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家鸡因饲养杂交的关系,口种繁多,形体大小及毛色不一。食物主要为植物的种子、果实及昆虫等。雄鸡善啼。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囊片状,略卷曲。大小不一,完整者长约3.5cm,宽约3cm,厚约0.5c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有多数明显的条棱状波纹。质脆,易碎,断面色质样,有光泽。气微腹,味微苦。

化学成分鸡内金含胃激素(胃激素ventriculin),角蛋白(keratin),微量胃蛋白酶(pepsin),淀粉酶(diastase),多种维生素。出生4-8星期的小鸡砂囊内膜还含有胆汁三烯(bilatriene)和胆绿素的黄色衍生物,并含赖氨酸(lysaine),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谷氨酸(glutamicacid)天冬氨酸(asparticacid),亮氨酸(leucine),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脯氨酸(proline),色氨酸(tryptophane)等18种氨基酸及铝、钙、铬、钴、铜、铁、镁、锰、钼、铅、锌等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1.对人体胃功能的影响:健康人口服炙鸡内金粉未5g,经45-60分钟,胃液分泌量比对照值增高30-37%,2小时内恢复正常。胃液酸度也明显增高。游离酸或总酸度在服药1小时后一般开始上升,于1-2小时达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3小时后恢复正常。其中游离酸的最高值为0.19-0.24%,比对照值增加32-%;总酸度的最高值为0.2-0.32%,比正常值增加25-75%。消化力的增强虽较迟缓,但维持时间较久。胃运动机能明显增强,表现在胃运动延长及蠕动波增强,因此胃排空速率加快。鸡内金本身只含微量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服药后能使胃液的分泌量增加和胃运动增强,认为可能是鸡内金消化吸收后通过体液因素兴奋胃壁的神经肌肉所致。亦有认为是胃激素促进了胃分泌机能。

2.加速放射性锶的排泄:鸡内金水煎剂对加速排除放射性锶有一定的作用。其酸提取物效果较煎剂为好,尿中排出的锶比对照高2-3倍,并认为鸡内金中的氯化铵为促进锶排出的有效成分之一。

3.鸡内金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肠胃推进功能的影响:鸡内金生品和不同炮制品:清炒品、砂烫品、醋制品、烘制品灌胃0.2m1/10g对小鼠肠胃推进功能情况并与生理盐水比较。虽各种炮制品的推进功能有增强的趋势,但并不显着(P<0.05)。结果提示鸡内金的消食作用并不是药物在胃内的局部作用或直接刺激肠胃运动引起的,可能是药物消化后进入血液刺激胃腺分泌增加而起到间接助消化作用。

4.抗癌作用:体外试验;鸡内金有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口服本品后,胃液分泌量、酸度和消化能力均提高,胃运动加强,排空率加快,催泌作用甚至强于肉粉,作用途经似是经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内,通过体液因素而兴奋胃壁的神经肌肉装置。

炮制鸡内金:拣去杂质,漂净晒干。炙鸡内金:先将砂子放入锅内炒热,再把洗净之鸡内金放入锅中,用文火拌炒至棕黄色或焦黄色鼓起,取出,筛去砂子。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症化石。主消化不良;饮食积滞;呕吐反胃;泄泻下痢;小儿疳积;遗精;遗尿;小便频数;泌尿系结石及胆结石;症瘕经闭;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生贴。

注意脾虚无积者慎服。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肫是鸡之脾,乃消化水谷之所。其气通达大肠、膀胱二经。有热则泄痢遗溺,得微寒之气则热除,而泄痢遗溺自愈矣。烦因热而生,热去故烦自止也。今世又以之治诸疳疮多效。

2.《要药分剂》:小儿疳积病,乃肝脾二经受伤,以致积热为患。鸡肫皮能入肝而除肝热,入脾而消脾积,故后世以此治疳病也。

3.《医学衷中参西录》: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脾胃)居中焦以升降气化,若有瘀积,气化不能升降,是以易致胀满,用鸡内金为脏器疗法。若再与白术等分并用,为消化瘀积之要药,更为健补脾胃之妙品,脾胃健壮,益能运化药力以消积也。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是以男子痃癖,女子症瘕,久久服之,皆能治愈。又凡虚劳之证,其经络多瘀滞,加鸡内金于滋补药中,以化其经络之瘀滞,而病始可愈。至以治室女月信一次未见者,尤为要药。盖以能助归、芍以通经,又能助健补脾胃之药,多进饮食以生血也。

4.《神农本草经》:主泄利。

5.《名医别录》:主小便利,遗溺,除热止烦。

6.《日华子本草》:止泄精,并尿血、崩中、带下、肠风、泻痢。

7.《滇南本草》: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

8.《本草纲目》:治小儿食疟,疗大人(小便)淋漓、反胃,消酒积,主喉闭、乳蛾,一切口疮,牙疳诸疮。

9.《本草述》:治消瘅。

10.《本经逢原》:治眼目障翳。

11.《本草再新》:化痰,理气,利湿。

12.《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痃癖症瘕,通经闭。

13.《陆川本草》:生肌收口。治消化性溃疡。

摘录《中华本草》

郁金《中国药典》:郁金

拼音YùJīn

英文名RADIXCURCUMAE

别名玉金、白丝郁金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姜黄CurcumalongaL.、广西莪术Curcuma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或蓬莪术CurcumaphaeocaulisVal.的干燥块根。前两者分别习称“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蒸或煮至透心,干燥。

性状温郁金: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稍扁,有的微弯曲,两端渐尖。长3.5~7cm,直径1.2~2.5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纵纹隆起处色较浅。质坚实,断面灰棕色,角质样;内皮层环明显。气微香,味微苦。

黄丝郁金:呈纺锤形,有的一端细长,长2.5~4.5cm,直径1~1.5cm。表面棕灰色或灰黄色,具细皱纹,断面橙黄色,外周棕黄色至棕红色。气芳香,味辛辣。

桂郁金:呈长圆锥形或长圆形,长2~6.5cm,直径1~1.8cm。表面具疏浅纵纹或较粗糙网状皱纹。气微,味微辛苦。

绿丝郁金:呈长椭圆形,较粗壮,长1.5~3.5cm,直径1~1.2cm。气微,味淡。

鉴别本品横切面:温郁金表皮细胞有时残存,外壁稍厚。根被狭窄,为4~8列细胞,壁薄,略呈波状,排列整齐;皮层宽约为根直径的1/2,油细胞难察见,内皮层明显。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0~55个,间隔排列,木质部束导管2~4个,并有微木化的木纤维,导管多角形,壁薄,直径20~90μm。薄壁细胞中的淀粉粒均糊化。

黄丝郁金根被最内层细胞壁增厚,有时木质部导管与纤维连接成环。油细胞众多。薄壁组织中随处散有色素细胞。

桂郁金根被细胞偶有增厚,根被内方有1~2列厚壁细胞,成环,层纹明显。导管类圆形,直径可达μm。

绿丝郁金根被细胞无增厚。中柱外侧的皮层处常有色素细胞,韧皮部皱缩,木质部束较多,64~72个,导管扁平。

炮制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洗净,干燥,打碎。

性味辛、苦,寒。

归经归肝、心、肺经。

功能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郁金

拼音YùJīn

别名马蒁(《唐本草》),黄郁(《石药尔雅》)。

出处《药性论》

来源为姜科植物姜黄、郁金或莪术的块根。冬、春采挖,摘取块根,除去须根,洗净泥土,入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取出,晒干。

原形态①姜黄,详"姜黄"条。

②郁金,又名:毛姜黄(《广州植物志》)。

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粗壮,末端膨大成长卵形块根。块茎卵圆状,侧生,根茎圆柱状,断面黄色。叶基生:叶柄长约5厘米,基部的叶柄短,或近于无柄,具叶耳;叶片长圆形,长15~37厘米,宽7~10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三角形。穗状花序,长约13厘米;总花梗长7~15厘米;具鞘状叶,基部苞片阔卵圆形,小花数朵,生于苞片内,顶端苞片较狭,腋内无花;花萼白色筒状,不规则3齿裂;花冠管呈漏斗状,裂片3,粉白色,上面1枚较大,两侧裂片长圆形;侧生退化雄蕊长圆形,药隔距形,花丝扁阔;子房被伏毛,花柱丝状,光滑或被疏毛,基部有2棒状附属物,柱头略呈2唇形,具缘毛。花期4~6月,极少秋季开花。

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四川、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茎(姜黄或蓬莪术)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③莪术,详"蓬莪术"条。

性状①黄郁金

又名:黄丝郁金、广玉金。为植物姜黄的干燥块根,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两端稍尖,中部微满,长2~4厘米,中部直径1~2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灰白色细皱纹及凹下的小点,一端显折断的痕迹,呈鲜黄色,另一端稍尖。质坚实,横断面平坦光亮,呈角质状,杏黄色或橙黄色,中部有一颜色较浅的圆心。微有姜香气,味辛而苦。以个大、肥满、外皮皱纹细、断面橙黄色者为佳。

主产四川。

②黑郁金

又名:温郁金、川玉金。为植物郁金的干燥块根。长纺锤形,稍扁,多弯曲,两端钝尖,有折断痕而呈灰黑色,长3~6厘米,中部直径1~1.5厘米。表面灰褐色,外皮皱缩或有细皱纹。横断面暗灰色发亮,中部有l条颜色较浅的环纹,中心扁圆形。气无,味淡而辛凉。以个大、外皮少皱缩、断面灰黑色者为佳。

主产浙江。

③白丝郁金

亦为植物郁金的干燥块根。外形较黄郁金瘦长。断面内心呈白色(姜黄色素含量较少),内圈与外层之间有1条黄白色的环纹,质地模糊不透明。味微辛,香气亦较差。以个大、皮细、断面结实者为佳。

主产四川。

④绿丝郁金

为植物莪术的干燥块根。形状质地同黄郁金,但表皮较粗,断面色暗淡,深浅不一,少透明。味辛而重,香气不显。

产四川。

化学成分郁金块根含挥发油6.1%,其中莰烯0.8%,樟脑2.5%,倍半萜烯65.5%,主为姜黄烯,倍半萜烯醇22%等。还含姜黄素0.3%、脱甲氧基姜黄素、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姜黄酮和芳基姜黄酮。另含淀粉30~40%,脂肪油3%,橡胶,黄色染料,葛缕酮及水芹烯。其有效成分是对-甲苯基-甲基羟甲基姜黄素。

药理作用①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对胆甾醇(每天给予1克)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家兔,每天口服郁金水煎剂10克左右,天后血清胆甾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比对照组高,磷脂升高较明显,β-脂蛋白、三酸甘油酯稍有上升,但与对照组无差异。郁金粉按毫克/克给予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大白鼠,血清胆甾醇及C/P值均有轻度上升,但能减轻家兔或大白鼠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及脂质沉积。患有高胆甾醇血症的兔,口服同属植物Curcumaamada的乙醚提取物,在3周内使血胆甾醇由毫克%下降到36毫克%,C/P比值也相应下降,主动脉重量亦明显减轻,动物体重增加。

②其他作用

郁金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用郁金挥发油乳剂作人胆囊造影时,无收缩胆囊的作用。

炮制用水浸泡,洗净,捞出晒晾,润进,切片,晒干。

性味辛苦,凉。

①《唐本草》:"味辛苦,寒,无毒。"

②《本经逢原》:"辛苦,平,无毒。"

归经入心、肺、肝经。

①《纲目》:"入心及包络。"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

③《本草经疏》:"入手少阴、足厥阴,兼通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

①《药性论》:"治女人宿血气心痛,冷气结聚,温醋摩服之。"

②《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

③《珍珠囊》:"凉心。"

④李杲:"治阳毒入胃,下血频痛。"

⑤《本草衍义补遗》:"治郁遏不能散。"

⑥《纲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

⑦《本草通玄》:"治痘毒入心。"

⑧《本草正》:"止吐血,衄血;单用治妇人冷气血积,结聚气滞,心腹作痛。"

⑨《本草述》:"治发热,郁,咳嗽,齿衄,咳嗽血,溲血,头痛眩晕,狂痫,滞下,淋,并眼目鼻舌咽喉等证。"

⑩《本草备要》:"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治妇人经脉逆行,"

⑾《本草从新》:"能开肺金之郁。"

⑿《要药分剂》:"凉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磨汁或入丸、散。

注意阴虚失血及无气滞血瘀者忌服,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疏》"凡病属真阴虚极,阴分火炎,薄血妄行,溢出上窍,而非气分拂逆,肝气不平,以致伤肝吐血者不宜用也。即用之亦无效。"

②《本草汇言》:"胀满,膈逆,疼痛,关乎胃虚血虚者,不宜用也。"

③《得配本草》:"气虚胀滞禁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复方①治心悬急懊痛:郁金半两,黄芩一两,赤芍药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生干地黄一两,大腹皮一两(锉)。上药,细锉和匀。每服一分,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熬服。(《圣惠方》郁金饮子)

②治一切厥心(痛)、小肠膀胱痛不可忍者:附子(炮)、郁金、干姜。上各等分为细末,醋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男子温洒下,妇人醋汤下,食远服。(《奇效良方》辰砂一粒金丹)

③治妇人胁肋胀满,因气逆者:郁金、木香、莪术、牡丹皮。白汤磨服。(《女科方要》)

④治产后心痛,血气上冲欲死:郁金烧存性为末二钱,米醋一呷,调灌。(《袖珍方》)

⑤治癫狂因忧郁而得,痰涎阻塞包络心窍者:白矾三两,郁金七两。米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水送下。(《本事方》白金丸)

⑥治痫疾:川芎二两,防风、郁金、猪牙皂角、明矾各一两,蜈蚣二条(黄、赤脚各一)。上为末,蒸饼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下十五丸。(《摄生众妙方》郁金丹)

⑦治风痰:郁金一分,藜芦十分。各为末,和令匀。每服一字,用温浆水一盏,先以少浆水调下,馀者水漱口都服,便以食压之。(《经验后方》)

⑧治衄血吐血:郁金为末,水服二钱,甚者再服。(《简易方论》)

⑨治呕血:用韭汁、姜汁、童便磨郁金,同饮之。(《丹溪心法》)

⑩治尿血不定:郁金一两,捣为末,葱白一握相和,以水一盏,煎至三合,去滓,温服,日须三服。(《经验方》)

⑾治血淋,心头烦,水道中涩痛,及治小肠积热,尿血出者:生干地黄、郁金、蒲黄。上等分,为细末。每于食前,煎车前子叶汤调下一钱,酒调下亦得。(《普济方》郁金散)

⑿治阳毒入胃下血,频疼痛不可忍:郁金五个大者,牛黄一皂荚子(别研细)。二味同为散。每服用醋浆水一盏,同煎三沸,温服。(孙用和)

⒀治谷疽,唇口先黄,腹胀气急:郁金一两,牛胆一枚(干者),麝香(研)半钱.上三味,捣研为细散。每服半钱匕,新汲水调下,不拘时。(《圣济总录》郁金散)

⒁治胆石及黄疸:郁金、熊胆、明矾、火硝。研细为丸或作散剂。每服一至三分。(《四川中药志》)

⒂治肠梗阻:郁金、桃仁、瓜蒌各三钱。水煎后加麻油五两,一次温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⒃治耳内极痛:郁金末,研细,每用一字,以净水调,倾入耳内,却急倾出。(《圣济总录》)

⒄治自汗不止:郁金末,卧时调涂于乳上。(《濒湖集简方》)

⒅治痔疮肿痛:郁金末,水调涂之。(《医方摘要》)

⒆颠狂症。用郁金七两、明矾三两,共研为末,加稀同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⒇痘毒攻心(痘疮忽由白色变成紫黑我,不出脓,日夜哭叫)。用郁金一枚、甘草二钱半,加水半碗煮干,去甘草,将郁金切片焙干,研为末,加脑子(炒)半钱。每服一钱,以生猪血五七滴和新汲水调下。二服后毒气从手足心发出,如痈状,病乃全愈。

(21)心气痛。和郁金、附子、干姜,等分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男用酒,女用醋送下。

(22)产后心痛(血气上冲欲死)。用郁金(烧存性)研细,取二钱,以米醋调灌能,转危为安。

(23)鼻血、吐血。用郁金研细,水服二钱。不愈。再服一次。

(24)阳毒下血(热气入骨,痛不可忍)。用郁金五个,牛黄一个、如皂荚子大,做成散剂,每服用醋浆水一碗煎三沸后,待温把药送下。

(25)尿血。用郁金一两、葱白一握,加水一碗煎成三合,温服。一天服三次。

(26)风痰壅塞。用郁金一分、藜芦十分,共研为末。每取少许,温浆水调下。同时,以浆水一碗,漱口吐涎。可以吃一点东西压一下药味。

(27)痔疮肿痛。用郁金研细,加水调匀搽患处。

各家论述①《本草经疏》:"郁金本入血分之气药,其治已上诸血证者,正谓血之上行,皆属于内热火炎,此药能降气,气降即是火降,而共性又入血分,故能降下火气,则血不妄行。"

②《本草汇言》:"郁金,清气化痰,散瘀血之药也。其性轻扬,能散郁滞,顺逆气,上达高巅,善行下焦,心肺肝胃气血火痰郁遏不行者最验,故治胸胃膈痛,两胁胀满,肚腹攻疼,饮食不思等证。又治经脉逆行,吐血衄血,唾血血腥。此药能降气,气降则火降,而痰与血,亦各循其所安之处而归原矣。前人未达此理,乃谓止血生肌,错谬甚矣。"

③《本草经读》:"郁金,气味苦寒者,谓气寒而善降,味苦而善泄也。其云血积者,血不行则为积,积不去则为恶血,血逆于上,从口鼻而出,则为衄血吐血,血走于下,从便溺而出,有痛为血淋,无痛为尿血,即金疮之瘀血不去,则血水不断,不能生肌,此物所以统主之者,以其病原皆由于积血,特取其大有破恶血之功也。盖血以气为主,又标之曰下气者,以苦寒大泄其气,即所以大破其血,视他药更进一步。若经水不调,因实而闭者,不妨以此决之,若因虚而闭者,是其寇仇。且病起于郁者,即《内经》所谓二阳之病发心脾,大有深旨,若错认此药为解郁而频用之,十不救一。至于怀孕,最忌攻破,此药更不可以沾唇。即在产后,非热结停瘀者,亦不可轻用。若外邪未净者,以此擅攻其内,则邪气乘虚而内陷。若气血两虚者,以此重虚其虚,则气血无根而暴脱。此女科习用郁金之害人也。"

临床应用治疗传染性肝炎:取郁金粉每次5克,日服3次。共治33例(急性22例,慢性11例),结果自觉症状消失者21例,减轻者11例,1例无改变,疗程平均为31天;有明显体征的26例中,14例完全消失,9例减轻,3例无改变。所有病例在治疗前转氨酶都有明显变化,治疗后完全达到正常者18例,明显降低或接近正常者9例,其余无改变。24例患者经血清蛋白检查,治疗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白蛋白升高现象;7例做了马尿酸排出试验,治疗2~3星期后,有6例排出量明显增加。据本组病例观察,郁金对止痛、退黄、使肝脾缩小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郁金

拼音YùJīn

英文名TurmericRoot-tuber,Root-tuberofAromaticTurmeric,Root-tuberofKwangsiTurmeric,Root-tuberofCommonturmeric,Root-tuberofZedoaryTurmeric

别名马蒁、五帝足、黄郁、乌头

出处出自《药性论》。

1.《本草图经》:郁金,今广南、江西州郡亦有之,然不及蜀中者佳。古方稀用,今小儿方及马医多用之。

2.《本经逢原》:郁金,蜀产者体圆尾锐,如蝉腹状,发苗处有小孔,皮黄而带黑,通身粗皱如梧桐子纹,每枚约重半钱,折开质坚色黄,中带紫黑,嗅之微香不烈者真。若大小不等,折之中空质柔,内外皆黄,其气烈者,即片子姜黄也。体圆,首尾相似,通身横纹,发苗处无小孔,折开气烈触鼻者,染色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莪术或川郁金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2.CurcumalongaL3.Curcuma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4.CurcumaaeruginosaRoxb5.CurcumachuanyujinC.K.HsiehetH.Zhang

采收和储藏:在栽种当年12月中下旬,茎叶逐渐顶枯萎,选晴天干燥时,将地上叶苗割去,挖出地下部分,抖去泥土,摘下块根,蒸或煮红15min,晒干或烘干,撞去须根即成。

原形态1.温郁金,多年生草本,高80-cm。主根茎陀罗状,侧根茎指状,内面柠檬色。须根细长,末端常膨大成纹锤形块根,内面白色。叶片4-7,2列,叶柄短,长不及叶片的一半;叶片宽椭圆形,长35-75cm,宽14-22cm,先端渐尖或短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下面无毛。穗状花序圆柱状,先叶于根茎处抽出,长20-30cm,直径4-6cm,上部无花的苞片长椭圆形,长5-7cm,宽1.5-2.5cm,蔷薇红色,中下部有花的苞片长椭圆形,长3-5cm,宽2-4cm,绿白色;花萼筒白色,先端具不等的3齿;花冠管漏斗状,白色,裂片3,膜质,长椭圆形,后方一片较大,先端略成兜状,近先端处有粗糙毛;侧生退化雄蕊花瓣叛变,黄色,唇瓣倒卵形,外折,黄色,先端微凹;能育雄蕊1,花药基部有距;子房被长柔毛,花柱细长。花期4-6月。

2.姜黄,姜黄,多年生草本,高1-1.5m。根茎发达,成丛,分枝呈椭圆形或圆柱状,橙黄色,极香;根粗壮,末端膨大成块根。叶基生,5-7片,2列;叶柄长20-45cm;叶片长圆形或窄椭圆形,长20-50cm,宽5-1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上面黄绿色,下面浅绿色,无毛。花葶由叶鞘中抽出,总花梗长12-20cm,穗状花序圆柱状,长12-18cm;上部无花的苞片粉红色或淡红紫色,长椭圆形,长4-6cm,宽1-1.5cm,中下部有花的苞片嫩绿色或绿白色,卵形至近圆形,长3-4cm;花萼简绿白色,具3齿;花冠管漏斗形,长约1.5cm,淡黄色,喉部密生柔毛,裂片3;能育雄蕊1,花丝短而扁平,花药长圆形,基部有距;子房下位,外被柔毛,花柱细长,基部有2个棒状腺体,柱头稍膨大,略呈唇形。花期8月。

3.广西莪术,多年生草本,高50-cm。主根茎卵圆形,侧根茎指状,断面白色或微黄色。须根末端常膨大成组锤形块根,断面白色。叶基生,叶柄为叶片长度的1/4,被短柔毛;叶鞘长10-33cm,被短柔毛;叶2-5片,直立,叶片长椭圆形,长14-39cm,宽4.5-7(-9.5)cm,先端短尖至渐尖,基部渐狭,下延,两面密被粗柔毛,有的类型沿中脉两侧有紫晕。稳状花序从根茎中抽出,圆柱形,先叶或与叶同时抽出,长约15cm,直径约7cm,花序下的苞片阔卵形,淡绿色,上部的苞片长圆形,淡红色;花萼白色,长约Icm,一侧裂至中部,先端有3钝齿;花冠近漏斗状,长2-2.5cm,花瓣3,粉红色,长圆形,后方的1片较宽,先端略成兜状;侧生退化雄蕊花瓣状,淡黄色,唇瓣近圆形,淡黄色,先端3浅圆裂,花药基部有距;子房被长柔毛,花柱丝状,柱头头状,有毛。花期5-7月。

4.莪术,多年生草本,高80-cm。主根茎陀罗状至锥状陀罗形,侧根茎指状,内面黄绿色至墨绿色,或有时发蓝色,须根末端膨大成肉质纺锤形,内面黄绿或近白色。叶鞘下段常为褐紫色。叶基生,4-7片;叶柄短,为叶片长度的1/3-1/2或更短;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20-50cm,宽8-20cm,先端渐尖至短尾尖,基部下延成柄,两面无毛,上面沿中脉两侧有1-2cm宽的紫色晕。穗状花序圆柱状,从根茎中抽出,长12-20cm,有苞片20多枚,上部苞片长椭圆形,长4-6cm,宽1.5-2cm,粉红色呈紫红色;中下部苞片近圆形,长2-3.5cm,宽1.5-3.2cm,淡绿色至白色。花期4-6月。

5.川郁金,多年生草本,高80-cm。块根纹锤形,断面浅黄色至白色。主根茎陀罗形,侧根茎指状,断面黄色。叶2列,4-7枚,叶柄长为叶片的1/4-1/3;叶片长圆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并下延至叶柄,两面有茸毛。穗状花痛圆锥状,从根茎上抽出,缨部苞片粉红色至淡红色,腑内无花,中下部苞片绿色,上面光滑,背部有柔毛,腑内有花数朵,有小苞片数枚,小苞片白色、透明;花萼筒3齿,外被柔毛,白色,膜质;花冠管长约6.5cm,喉部密生柔毛,裂片3,略呈粉红色,上方一片较大,先端卷曲;侧生退化雄蕊花瓣状,黄色,唇瓣近圆形,先端明显3裂;能痛雄蕊1,花丝短而扁平,花药长圆形,长5mm,基部有距;花柱细长,从药室中穿过,基部具2棒状体,子房下位,外被柔毛。花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土质肥沃、湿润的向阳山坡或田地,多系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省。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怕严寒霜冻,怕干旱积水。宜在土层深厚、上层疏松、下层较紧密的砂质壤土栽培。忌连作,栽培多与高秆作物套种。

栽培技术,用根茎繁殖。收获时,选无病虫害、无损伤的根茎作种。种根茎置室内干燥通风处堆放贮藏过冬,春季栽部时取出。栽种前将大的根茎纵切成两半或小块,每块具2个芽以上,为了防止种根茎腐烂,待切面稍晾干后下种,也可边切边沾上石灰或草木灰后,立即栽种。畦栽,行距33-40cm穴距27-33cm,每穴栽根茎3-5块,芽朝上,覆土,稍加镇压。每1hm2用种量-kg.田间管理,齐苗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常年进行3-4次,并结合追肥,肥料以人粪尿或硫酸铵等氨肥为主。9月间重施磷钾肥,以促进块根生长。干旱时,特别是在块根形成膨大期,必须注意藻溉,当水分过多、四周积水时,必须及时排除,以免要腐。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黑斑病,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用50%托布津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喷射。虫害有地老虎和蛴螬,在幼苗期咬食须根,使块根不能形成,可人工捕捉或毒饵诱杀。还有姜弄蝶、玉米螟等为害。

性状性状鉴别(1)温郁金块根长圆形或卵圆形,稍扁,有的微弯曲,两端渐尖。长3.5-7cm,直径1.2-2.5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纵纹隆起处其较浅。质坚实,断面灰棕色或灰绿色,具蜡样光泽;内皮层环明显。气微许,味微持。

(2)美黄(黄丝郁金)块根纺锤形,有的一端细长,一端肥大。长2.5-4.5cm,直径1-1.5cm。表面棕灰色或灰黄色,具细皱纹。质坚硬、断面角质,中央橙黄色,外周棕黄色至棕红色。气芳香,味辛辣。

(3)广西莪术(桂郁金)块根长圆锥形或民圆形,长2-6.5cm,直径1-1.8cm。表面暗棕色或土黄色,具疏浅纵纹及较粗糙网状纹理。质坚硬。断面角质,灰棕至棕色,内皮层较明显。气微,味微辛苦。

(4)莪术(绿丝郁金)块根长椭圆形,较粗壮,长1.5-3.5cm,直径1-1.2cm,表白灰色或灰黑色,具皱纹。质坚硬、断面个角债,微显灰棕色,内皮层较明显。气微,味淡。

(5)川郁金(白丝郁金或黄白丝郁金)块根纺锤形或长圆形,长1.7-5cm,直径1-1.2cm,表面土黄或全棕色。断面角质,具蜡样光泽,浅棕色或近白色。气微,味辛。

显微鉴别横切面:(1)温郁金根被细胞1-8列,壁薄。

内皮层明显。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0-55个、导管旁伴有纤维。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粒。

(2)姜黄(黄丝郁金)根被细胞最内1列,壁增厚,木比。

内皮层明显。木质部来与韧皮都来各22-29个,导管分偶有纤维。油细胞和色素细胞众多。

(3)广西获术(桂郁金)根被细胞壁偶有增厚。木质部束与韧皮部柬各42-48个,导管常伴有纤维。

(4)莪术(绿丝郁金)根被细胞壁元增厚。木质部束与韧皮部束各64-72个,导管劳多伴有纤维。

(5)川郁金根被细胞壁增厚,非木化或偶有木化。木质部束与韧皮都束各30-40个,导管旁常伴有纤维。

化学成分1.温郁金,块根含姜黄素类化合物:姜黄素(curcumin),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

2.姜黄,块根含姜黄素类化合物: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挥发油基主要成分有姜黄酮(turmerone),芳香-姜黄酮(ar-turmerone),大牻牛儿酮(germacrone),松油烯(terpinene),姜黄烯(curcumene),芳香-姜黄烯(ar-curcumene),藜术二酮(curdiene),莪术醇(curcumol),桉叶素(cineole),丁香烯(caryophyllene),柠檬烯(linonene),芳樟醇(linalool),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樟烯(camphene)及异龙脑(isoborneol)等。

3.广西莪术,含挥发油,其成分主要有-β-蒎烯,桉叶素,龙脑(borneol),异龙脑,丁香烯,樟脑(camphor),β-榄香烯(β-elemene),δ-榄香烯(δ-elemene),律草烯(humulene),α-松油烯,芳樟醇,乌药奥(linderazulene)异莪术烯醇(isocurcumenol),桂莪术内酯(gweicurculactone)等。还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及棕榈酸(palmiticacid)。

4.莪术,块根含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

5.川郁金,块根含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

药理作用1.对动物妊娠作用的影响:1.1.对小白鼠和家兔的终止妊娠作用:实验小鼠用未生育过的昆明种成年健康雌小鼠,体重28-35g,与健康成年雄小鼠合笼。每天检查雌鼠1次,发现阴栓作为妊娠第1天。小鼠分别于妊娠早期(6-7天)、中期(10-14天)和晚期(16-18天)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片姜黄水煎剂5或10g/kg体重,每天1次,连续2天。小鼠于停药后1-5天解剖,检查子宫内胚胎发育情况,记录妊娠动物数,正常胚胎和坏死胚胎数。并在给药期间每天检查小鼠阴道2次,观察有无出血现象,凡阴道无出血,剖检时又无着床痕迹,则不列入计数。结果表明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片姜黄水煎液对小鼠早、中、晚各期妊娠都有明显作用,终止妊娠率分别为90-%,口服给药则无效。实验家兔用健康雌性家兔,体重2-3kg,经隔离3-4周,确定无孕后,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80μg,24小时后先后与有生育力的2只雄兔交配,于阴道内检出精子作为妊娠第1天,分别于妊娠早期(8-10天)、中期(13-15天)和晚期(23-25天),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片姜黄水煎液4-8g/kg,每天1次,连续2-3天,于停药后3-7天解剖,检查子宫,并记录胚胎数。结果表明,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8g/kg片姜黄水煎液,可全部终止家兔早期和中期妊娠,使晚期妊娠家兔全部流产。

1.2.对小鼠子宫创伤性蜕膜形成的作用:于小鼠假孕第4天,在右侧子宫角1/3系膜对侧处穿一丝线,同时皮下注射片姜黄水煎液0.3g/只,每天1次,连续2天。于假孕第8天将动物处死,取出两侧子宫,按Greenwald法,以两侧子宫角重量之差,为蜕膜瘤生成的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对照组假孕小鼠创伤性子宫蜕膜重量比对照组子宫角增加.3%,而给药组实验侧子宫重量下降1.5%,蜕膜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由此认为片姜黄具有明显的抗孕激素活性。张寅恭等的研究还证实,片姜黄无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但具有拮抗内源性妊娠早期孕酮(黄体酮)的作用。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片姜黄可使小鼠及家兔妊娠晚期的胎仔和胎盘完整地排出或娩出这一现象以及上述的研究结果,认为片姜黄终止动物妊娠的作用机理,很可能与该药的抗孕激素活性和收缩子宫作用有关。有报道表明,片姜黄水煎剂和盐酸浸剂对动物离体和在体子宫都有明显的收缩作用,且作用时间相当持久,发生阵发性收缩相当规律。

2.对中毒性肝炎的作用:姜黄块根的50%乙醇提取物1mg/ml,可使四氯化碳培养基的GPT活性上升,抑制到约为对照组的10%,以这种GPT活性为指标进行分离,得到姜黄块根的抑制四氯化碳肝细胞损害成分姜黄素(Curcumin)、香豆基阿魏酸乙烷(Coumaroylferuloylethane)、二-对-香豆基甲烷(Di-p-coumaroylmethane),其LD50分别为0.11mg/ml、0.14mg/ml、0.25mg/ml,这些化合物对半乳糖胺肝细胞损害亦有显着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GOT和GPT证明,从姜黄块根中分得的p-香豆阿魏酰甲烷(p-Coumaroylferuloylmethane)和二-P-香豆酰甲烷(Di-p-doumaroylmethane)对用四氯化碳及半乳糖胺分别诱发小鼠和大鼠肝损伤均具有显着的抗肝毒作用。用四氯化碳法制造小鼠中毒性肝炎模型,通过碳粒廓清试验、溶血素测定、脾细胞PFC试验,观察郁金挥发油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组经用郁金挥发油注射液治疗后,其溶血素含量和脾细胞PFC均明显降低(P<0.05,<0.01),郁金挥发油能调节中毒性肝炎小鼠的体液免疫,具有免疫抑制剂的作用。

3.抗真菌作用:用滤纸圆片扩散平板法测定姜黄根茎挥发油抗真菌活性表明,挥发油对产黄青霉的抑制活性最大,对P.Lapagericola最小。挥发油经1:0稀释后仍对大多数试验菌具有足够的抑制作用。挥发油对石交状小孢霉(M.Gypseum)和须发癣菌(T.Mentagrophytes)均无抑制作用。

4.免疫活性:郁金多糖具有强的网状内皮系统激活活性,吞噬指数K为0.。

5.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5.1.对血液流变的影响:姜黄醇提取物对纤维蛋白原有明显的影响,其活血作用与其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有关。

5.2.对血脂影响:姜黄色素80mg/kg,每天1次,连续40天,对大鼠血清、主动脉和肝脏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再峰等报道姜黄醇提取物对胆固醇无明显影响。薛春生报道姜黄醇提取物、姜黄挥发油、姜黄素均有降血浆胆固醇、β-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并能使主动脉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降低,其中尤以姜黄醇提取物和姜黄素的作用最为明显。

6.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6.1.胃酸分泌:口服郁金煎剂前胃酸分泌量为4.24±0.58mol/L·h,口服后为10.8±0.93mol/L·h。

6.2.十二指肠液中HCO3-浓度:注入郁金煎剂前为7.04±5.6mmol/L,注入后为22.4±8.4mmol/L,使十二指肠液中[HCO3(-)]增高。

6.3.血清胃泌素浓度:口服郁金煎剂前血清胃泌素浓度为91.27±10.97ng/L,口服后为98.93±14.27ng/L,差异不显着。

6.4.血清胰泌素浓度:注入郁金煎剂前为70.36±43.5pg/ml、注入后为93.4±49.7pg/ml,郁金煎剂有刺激胰泌素分泌的作用,使血清胰泌素水平升高。

6.5.对大鼠胆汁排出量的影响:姜黄色素和去氧胆酸钠对大鼠胆汁排出量有很明显的增加作用,去氧胆酸钠的作用最为显着。

毒性用体重21-25g雌性小鼠50只,分为5组,每组10只,由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片姜黄水煎剂。给药1次,观察72小时,记录死亡动物数。按寇氏法求得LD50为33.79g/kg,SD为3.09g/kg。给药5分钟后,小鼠活动减少,大剂量组于0.5小时内全部死亡,死前出现抽搐。低剂量组小鼠在给药后,略呈安静状态,第2天恢复正常。姜黄色素胶囊剂小鼠口服6g/kg测不出半数致死量。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对大鼠食欲、体重、一般状况、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及肝、肾重量均无明显影响。

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温郁金、姜黄、广西我术、我木块根粉末各g,用水蒸气蒸馏,取微量挥发油点祥于桂胶薄层板上,以获术醇、美黄酮为对照品,己烷-乙酸乙酯(85:15)展开,10%磷铝酸乙醇溶液显色,样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有相同的斑点。

商品规格商品按产地分为川都金、温郁金和桂郁金。(1)川郁金根据性状分布的丝和绿白丝两种规格,平均以每1kg粒以内为一等,粒以外,直径入少于0.5cm为二等。

(2)温郁金有绿丝规格,每1kg粒以内为一等,粒以外,直径不少于0.5cm为二等。

(3)桂郁金不分规格和等级。

炮制1.用水浸泡,洗净,捞出晒晾,润透,切片,晒干。

2.醋炒:取郁金片加米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kg郁金片,用醋10kg。

3醋蒸:取原药去净杂质,加醋10%及水适量,浸吸约2天,常翻拌,吸透后,入甑内用武火,蒸约2-3小时,取出切成厚约2mm顺片,晒干。

4.醋煮:取净郁金,用水浸泡4成透;捞出,移出锅内,加醋,水同煮至水尽,取出,晾至半干时,切斜片,晒干,每郁金g,用醋g。

5.酒制:取郁金片与黄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干,每郁金片g,用黄酒60g。

6.炒制:取净郁金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

7.蒸制:取原药材,拣去杂质,清水洗净,浸泡2-3小时,捞起,闷润4-5小时,置锅内隔水蒸至透心,刨成薄片,晒干即得。

8.矾制:郁金加明矾水,用微火炒干,至呈老黄色为度,每郁金黄色16kg,用明矾2kg。水适量。

9.矾、醋制:取郁金与米醋,倒入热米汤中,加白矾搅匀,放24小时后,再煮2小时,至米汤干,晒至7-8成干,润2天,切1-1.5mm厚的片,晒干,每郁金10kg,用米醋1kg,白矾30g,米汤适量。

性味味辛;苦;性寒

归经心;肝;胆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能;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主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痛经;经闭;症瘕结块;热病神昏;癫狂;惊痫;吐血;衄备;血淋;砂淋;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注意阴虚失血及无气滞血瘀者忌服,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郁金本入血分之气药,其治已上诸血证者,正谓血之上行,皆属于内热火炎,此药能降气,气降即是火降,而其性又入血分,故能降下火气,则血不妄行。

2.《本草汇言》:郁金,清气化痰,散瘀血之药也。其性轻扬,能散郁滞,顺逆气,上达高巅,善行下焦,心肺肝胃气血火痰郁遏不行者最验,故治胸胃膈痛,两胁胀满,肚腹攻疼,饮食不思等证。又治经脉逆行,吐血衄血,唾血血腥。此药能降气,气降则火降,而痰与血,亦各循其所安之处而归原矣。前人未达此理,乃谓止血生肌,错谬甚矣。

3.《本经逢原》:郁金,辛平无毒,《本草》以为辛寒,误矣,安有辛香而寒之理。

4.《本草求真》:郁金,辛苦而平。诸书论断不一,有言此属纯阴,其论所治,皆属破气下血之说。有言性温不寒。其论所治,则有疗寒除冷之谓。究之,体轻气窜,其气先上行而微下达,凡有宿血凝积,及有恶血不堪之物,先于上处而行其气,若使其邪、其气、其痰、其血在于膈上而难消者,须审宜温、宜凉,同于他味兼为调治之。如败血冲心,加以姜汁童便;去心疯癫,明矾为丸、朱砂为衣之类。若使恶血、恶痰、恶瘀、恶淋、恶痔在于下部而难消者,俟其辛气既散,苦气下行,即为疏泄,而无郁滞难(羁)留之弊矣。书云,此药纯阴而寒者,因性主下而言也。有云是药性温者,因气味辛香,主上而言也。各有论说不同,以致理难划一耳,因为辨论正之。

5.《本草经读》:郁金,气味苦寒者,谓气寒而善降,味苦而善泄也。其云血积者,血不行则为积,积不去则为恶血,血逆于上,从口鼻而出,则为衄血吐血,血走于下,从便溺而出,有痛为血淋,无痛为尿血,即金疮之瘀血不去,则血水不断,不能生肌,此物所以统主之者,以其病原皆由于积血,特取其大有破恶血之功也。盖血以气为主,又标之曰下气者,以苦寒大泄其气,即所以大破其血,视他药更进一步。若经水不调,因实而闭者,不妨以此决之,若因虚而闭者,是其寇仇。且病起于郁者,即《内经》所谓二阳之病发心脾,大有深旨,若错认此药为解郁而频用之,十不救一。至于怀孕,最忌攻破,此药更不可以沾唇。即在产后,非热结停瘀者,亦不可轻用。若外邪未净者,以此擅攻其内,则邪气乘虚而内陷。若气血两虚者,以此重虚其虚,则气血无根而暴脱。此女科习用郁金之害人也。

6.《药性论》:治女人宿血气心痛,冷气结聚,温醋摩服之。

7.《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

8.《珍珠囊》:凉心。

9.李杲:治阳毒入胃,下血频痛。

10.《本草衍义补遗》:治郁遏不能散。

11.《本草纲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

12.《本草通玄》:治痘毒入心。

13.《本草正》:止吐血,衄血;单用治妇人冷气血积,结聚气滞,心腹作痛。

14.《本草述》:治发热,郁,咳嗽,齿衄,咳嗽血,溲血,头痛眩晕,狂痫,滞下,淋,并眼目鼻舌咽喉等证。

15.《本草备要》: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妇人经脉逆行。

16.《本草从新》:能开肺金之郁。

17.《要药分剂》:凉血。

金钱草《中国药典》:金钱草

拼音JīnQiánCǎo

英文名HERBALYSIMACHIAE

别名大金钱草、对座草、路边黄、遍地黄、铜钱草、一串钱、寸骨七

来源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christinaeHance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常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长1~4cm,宽1~5cm,基部微凹,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叶柄长1~4cm。有的带花,花黄色,单生叶腋,具长梗。蒴果球形。气微,味淡。

鉴别本品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腺毛,头部单细胞,柄1~2细胞。皮层宽广,细胞中有的含红棕色分泌物;分泌道散在,周围分泌细胞5~10个,内含红棕色块状分泌物;内皮层明显。中柱鞘纤维断续排列成环,壁微木化。韧皮

部狭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连接成环。髓常成空腔。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叶的表面观:腺毛红棕色,头部单细胞,类圆形,直径约25μm,柄单细胞。分泌道散在于叶肉组织内,直径约45μm,含红棕色分泌物。被疏毛者茎、叶表面可见非腺毛,1~17细胞,平直或弯曲,有的细胞呈缢缩状,长59~μm,基部直径13~53μm,表面可见细条纹,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炮制除去杂质,略洗,切段,晒干。

性味甘、咸,微寒。

归经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用法用量15~60g;鲜品加倍。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1)用于热淋,尤善治疗石淋病症,可单味浓煎代茶饮服,或与海金沙、鸡内金等同用。用于湿热黄疸,可与茵陈、栀子同用。现代治疗胆石症配伍茵陈、黄芩、木香等同用。用于疔疮肿毒、蛇虫咬伤及烫伤等症,可用鲜金钱草捣汁饮服,以渣外敷局部。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金钱草

拼音JīnQiánCǎo

别名遍地香(《祝穆试效方》),地钱几(《救荒野谱》),钹儿草(《救生苦海》),连钱草(《质问本草》),铜钱草(《慈航活人书》),白耳草、乳香藤、九里香、半池莲、千年冷、遍地金钱(《纲目拾遗》),金钱艾(《本草求取》),马蹄草、透骨消(《植物名实图考》),透骨风,过墙风、巡骨风(《分类草药性》),蛮子草(《天宝本草》),胡薄荷(《现代实用中药》),穿墙草(《经效实验单方》),团经药、风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肺风草、金钱薄荷、十八块草(《福建民间草药》),江苏金钱草(《中药通报》5(1):27,19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全草或带根全草。4~5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活血丹(《植物名实图考》)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茎细,具四棱,上升或直立,通常单一,基部带紫色,被细毛。叶对生;叶柄较长;叶片肾状心形、圆状心形或心形,长达2.5厘米,宽与长略相等,先端钝或稍尖,边缘具圆齿,被细毛,下面有透明腺点。花腋生,2至数朵;萼筒状,被刺毛,具5齿,先端芒状尖突;花冠淡紫色,筒状漏斗形,长约18~25毫米,花冠管狭长,为萼的2~3倍长,外面被细毛,先端2唇形,喉部膨大,上唇近平坦,下唇3裂;雄蕊4,2强,花丝顶端2歧;子房4裂,柱头2歧。小坚果,长圆形,平滑。花期5月。果期6月。

生境分部生于阔叶林间、灌丛、河畔、田野、路旁。分布东北、华北、华东等地。主产江苏、广东、四川、广西。此外,浙讧、湖南、福建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全草多皱缩成团,茎细长,方形,常扭曲,具纵棱线,灰绿色或微带紫色,有短毛,断面中空。叶多卷缩,肾形或心形,边缘具圆钝齿,灰绿色,质脆易碎。叶柄长4~44毫米,多扭曲。花、果通常不见。气微香,味辛凉。

化学成分金钱草有芳香型和非芳香型两类。芳香型含多量单萜酮,其主要成分是l-蒎莰酮、l-薄荷酮和l-胡薄荷酮;尚含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素、异薄荷酮、异蒎莰酮、芳樟醇、薄荷醇、α-松油醇。除上述挥发油成分外,尚含熊果酸、β-谷甾醇、棕榈酸、琥珀酸、多种氨基酸、鞣质、苦味质、胆碱、硝酸钾等。地下部分含水苏糖。

药理作用用金钱草煎剂20克(生药)/公斤给大鼠灌胃,有显着的利尿作用,连续应用则利尿作用逐渐降低。在麻醉家兔的急性试验中,以10克(生药)/公斤灌胃,也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这与其所含之灰分或钾盐有关,是否尚有其它有效成分,尚待研究。其酊剂无利尿作用。对猫、大鼠无利胆作用,对肝胆疾患的良好影响,可能与其所含的游离氨基酸有关。

本品毒性很低,煎剂给大鼠灌胃,每天20克/公斤,共享6天,并未死亡,犬1次灌胃克,对血压无大影响。

性味苦辛,凉。

①《纲目拾遗》:"味微甘,性微寒。"

②《岭南采药录》:"味涩,气香,性平。"

③《现代实用中药》:"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镇咳,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膀胱结石,疟疾,肺痈,咳嗽,吐血,淋浊,带下,风湿痹痛,小儿疳积,惊痫,痈肿,疮癣,湿疹。

①《百草镜》:"治跌打损伤,疟疾,产后惊风,肚痈,便毒,痔漏;擦鹅掌风;汁漱牙疼。"

②王安卿《采药志》:"发散头风风邪。治脑漏,白浊热淋,玉茎肿痛,捣汁冲酒吃。"

③《纲目拾遗》:"去风散毒。煎汤洗一切疮疥。"

④《本草求原》:"祛风湿,止骨痛。浸酒舒筋活络,止跌打闪伤(痛),取汁调酒更效。"

⑤《植物名实图考》:"治吐血、下血。"

⑥《中国植物图鉴》:"可作强壮剂。治慢性肺炎。"

⑦《现代实用中药》:"解热,镇咳,止渴,止血,利尿。治小儿痫热,疳病,瘰疬;研汁点暴赤眼;以盐揉贴肿毒并风癣。"

⑧《安徽药材》:"治膀胱结石。"

⑨《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鲜草捣汁外敷撑耳寒(腮腺炎)。"

⑩《陆川本草》:"消肿止痛,破积。治妇人小腹痛。"

⑾《贵阳民间药草》:"治红崩带下,肺结核。"

⑿《浙江民间草药》:"治高血压。"

⒀《四川中药志》:"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黄疸,肺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浸洒,捣汁。外用:捣敷或绞汁涂。

注意《福建民间草药》:"凡阴疽诸毒,脾虚泄泻者,忌捣汁生服。"

复方①治黄疸、臌胀:连钱草七至八钱,白茅根、车前草各四至五钱,荷包草五钱。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②治肾炎水肿:连钱草、萹蓄草各一两,荠菜花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利小便,治膀胱结石:连钱草、龙须草、车前草各五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④治疟疾:㈠疟发前用连钱草七叶为丸塞鼻中。(《质问本草》)

㈡连钱草一两五钱至三两。水煎,分两次服,每日一剂,连服三天。(《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⑤治伤风咳嗽:鲜连钱草五至八钱(干的三至五钱)(洗净),冰糖半两。酌加开水,炖一小时,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胎咳、子肿:团经药、尖惊药、大苋菜、花蝴蝶各三至五钱。炖肉或鸡吃。

⑦治白带:团经药五钱,杜仲三钱,木通一钱五分。煎水加白糖服。

⑧治月经不调,小腹作胀:团经药、对叶莲各三钱,大叶艾二钱。泡酒吃。

⑨治风湿性关节炎:团经药,捶绒酒炒热,外敷。(⑥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⑩治小儿疳积:连钱草三钱,加动物肝脏适量,炖汁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⑾治疮疖、腮腺炎、皮肤撞伤青肿:鲜连钱草捣烂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药》)

⑿治白虎丹:鲜车前草、遍地香。洗净捣烂,少加白酒,绞取汁,鹅毛蘸搽患处。(《祝穆试效方》)

⒀治湿疹、脓庖疮。稻田皮炎:鲜连钱草、野菊花各半斤。加水煮沸,乘热反复擦洗患处(有脓疱者必须挑破脓疱),再用痱子粉或牙粉撒布溃破处,每天一次。如三次见效不显,可加木槿皮或叶半斤同煎洗。(《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⒁治疮疥:钹儿草,加盐少许,搓熟频擦,全化,然后洗浴。若用煎冼,反不见效。(《救生苦海》)

⒂治蛇咬:连钱草生药鲜吃,并捣烂敷伤口。(《浙江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腮腺炎

将连钱草洗净,加少量食盐捣烂,敷于肿处,不论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均须两侧同时敷药。治疗50例,全部治愈;腮腺肿大消退及体温下降平均为12小时。

②治疗烧伤

新鲜连钱草1把,洗净,用较厚的黄草纸包2~3层,水中浸湿后置旺火中烤熟,约20~30分钟取出,去纸,乘热将药草揉烂绞汁,盛于杯中,用消毒鸭毛蘸药汁涂搽伤面,每天搽数次至数十次,以保持伤面湿润为度;伤势严重的,药汁中加入适量冰片或麝香(研成细粉),可加速痊愈(但加麝香每易遗留瘢痕);如创面感染化脓,须先经清洗消毒处理,然后搽药。治疗Ⅱ、Ⅲ度烧伤30例,烧伤面积1~30%不等,其中已感染化脓者17例,引起全身症状者3例。结果均治愈,且无功能障碍。制药时要注意掌握火候,药草既要充分烤熟,但亦不能烤焦,否则将无法绞汁。治疗时创面要暴露,不能覆盖,也不能和其它药物混合施治;涂药汁时最好用鸭毛,如用棉花,其纤维每易脱落,可能影响创面愈合。在治疗期间,忌食豆荚、丝瓜、鸡蛋、鱼类等食物。

备注各地称"金钱草"供药用的植物,除本种外尚有下列几种:

①报春花科过路黄,详"大金钱草"条。

②旋花科马蹄金,详"小金钱草"条。

③伞形科白毛天胡荽和天胡荽,详"江西金钱草"条。

④豆科金钱草,详"广东金钱草"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钱草

拼音JīnQiánCǎo

别名神仙对坐草、地蜈蚣、蜈蚣草、铜钱草、野花生、仙人对坐草、四川大金钱草、大金钱草、对坐草、一串钱、临时救、黄疸草、一面锣、金钱肺筋草、藤藤侧耳根、白侧耳根、铜钱花、水侧耳根、大连钱草、遍地黄、黄花过路草、龙鳞片、真金草、走游草、铺地莲莲

出处本品首载于《百草镜》,名"神仙对坐草",云:"此草清明时发苗,高尺许,生山湿阴处。叶似鹅肠草,对节,立夏时开小花,三月采,过时无。"《纲目拾遗》中亦载有"神仙对坐草"曰:"一名蜈蚣草。山中道旁皆有之,蔓生,两叶相对,青圆似佛耳草,夏开小黄花,每节间有二朵,故名。"《植物名实图考》所载"过路黄"之二,曰:"过路黄,江西坡膛多有之。铺地拖蔓,叶如豆叶,对生附茎。叶间春开五尖瓣黄花,绿跗尖长,与叶并茁。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christinaeHance

采收和储藏:栽种当年9-10月收获。以后每年收获两次,第1次在6月,第2次在9月。用镰刀割取,留茬10cm左右,以利萌发。割下的全株,除去杂草,用水洗净,晒干或烘干即成。

原形态多年生蔓生草本。茎柔弱,平卧延伸,长20-60cm,表面灰绿色或带红紫色,全株无毛或被疏毛,幼嫩部分密被褐色无柄腺体,下部节间较短,常发出不定根,中部节间长1.5-5(-10)cm。叶对生;叶柄长1-3cm,无毛;叶片卵圆形、近圆形以至肾圆形,长(1.5-)2-6(-8)cm,宽1-4(-6)cm,先端锐尖或圆钝以至圆形,基部截形至浅心形,稍肉质,透光可见密布的透明腺条,干时腺条变黑色,两面无毛,有腺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5cm,通常不超过叶长,花梗幼嫩时稍有毛,多少具褐色无柄腺体;花萼长(4-)5-7(-10)mm,5深裂,分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以至线形或上部稍扩大而近匙形,先端锐尖或稍钝,无毛,被柔毛或仅边缘具缘毛。花冠黄色,辐状钟形,长7-15mm,5深裂,基部合生部分长2-4mm,裂片狭卵形以至近披针形,先端锐尖或钝,具黑色长腺条;雄蕊5,花丝长6-8mm,下半部合生成筒,花药卵圆形,长1-1.5mm;子房卵球形,花柱长6-8mm。蒴果球形,直径3-5mm,无毛,有稀疏黑色腺条,瓣裂。花期5-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土坡路边、沟边及林缘较阴湿处,垂直分布可达海拔m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阴凉、湿润环境,不耐寒。适宜肥沃疏松、腐殖质较多的砂质壤上。

栽培技术用扦插繁殖或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因种有硬实性,一般硬实率为40%-90%,播种前需用砂磨3-5分钟或在80-90℃热水中浸2-3分钟,可明显提高发芽率。

2.2.扦插繁殖:因种子很小,不易采集,苗期生长缓慢,故生产上一般多采用扦插繁殖。南方在5-6月,北方在7-8月植株生长茂盛时,将匍匐茎剪下,每3-4节剪成一段,作为插条。在整好的畦上,按行株距各约20cm开浅窝,每穴栽插2根,入土2-3节,露出地面1-2节,用上压紧,然后盖拌有人畜粪尿的重土1层,约1.5cm厚。扦插后,如天旱无雨,要浇水保苗,以利成活。

田间管理在发出新叶时,要施清淡人畜粪水1次,如有缺苗,要及时剪取较长插条补苗,蔓长20cm左右时,中耕除草1次,培土1次,并追肥1次。每1hm(2)每次施清淡人畜粪尿00kg左右。在秋季收获后,也要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以后每年3-4月及每次收获后,都进行中耕除草和追人畜粪尿1次。

病虫害防治虫害有蛞蝓及蜗牛,可在早晨撤生石灰粉防治。

性状性状鉴别全草多皱缩成团,下部茎节上有时着生纤细须根。茎扭曲,直径约1mm;表面红棕色,具纵直纹理;断面实心,灰白色。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宽卵形或心形,全缘,上面暗绿色至棕绿色,下面色较浅,用水浸后,透光可见黑色短条纹;叶柄细长,叶腋有时可见花或果实。气微、味淡。以叶大、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表皮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腺毛。皮层宽广,薄壁细胞偶含红棕色分泌物;有分泌道散在,周围5-10个分泌细胞,含红棕色分泌物;内皮层明显。中柱鞘纤维微木化,断续成环。韧皮部狭窄,老茎的木质部偶有纤维。髓常成为空腔。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叶横切面:上表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具角质层,无气孔。下表皮细胞形状与上表皮相似,有气孔。栅栏组织常1列,稀2列。海绵组织细胞4-6列,偶含红棕色色素块,分泌道散列,直径45um。主脉1条,于下面明显凸出。近表皮细胞处及韧皮部外面有厚角组织,维管束被维管束鞘包围。侧脉小,不发达。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呈波状,具角质层,腺毛红棕色,头部单细胞,类圆形,柄为多细胞,脱落后留有圆形基部,周围有放射状角质层纹理;下表皮细胞气孔不等式或不定式;叶肉组织有分泌道散在,含红棕色分泌物。被疏柔毛的茎、叶可见非腺毛,非腺毛有1-17个细胞,长60-μm,基部直径15-53μm,平直或弯曲,表面具细条纹,胞腔含黄棕色物质,有的细胞缢缩。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类成分:槲皮素(quercetin),异槲皮甙即槲皮素-3-O-葡萄糖甙(isoquercitrin,quercetin-3-O-gluco-side),山奈酚(kaempferol),三叶豆甙即山奈酚-3-O-半乳糖甙(trifolin,kaempferol-3-O-galactosids),3,2,4,6`,四羟基-4,3`-二甲氧基查尔酮(3,2,4,6`,tetrahydroxy-4,3-dimethoxychal-cone),山奈酚-3-O-珍珠菜三糖甙(kaempferol-3-O-lysi-machiatrioside),山奈酚-3-O-葡萄糖甙(kaempferol-3-0-glucoside),鼠李柠檬素-3,4-二葡萄糖(rhamnocitrin-3,4`-diglucOside),山亲酚-3-O-芸香糖甙(kaempferol-3-O-rutinoside),山奈酚-3-O-鼠李糖甙-7-O-鼠李糖基(1→3)-鼠李糖甙(kaempferol-3-O-rhamnoside-7-O-rhamnosyl(1→3)-rhamnosi-de]。还含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尿嘧啶(uridine),氯化钠;氯化钾,亚硝酸盐,环腺苷酸(cAMP),环鸟苷酸(cGMP)样物质,多糖和钙、镁、铁、锌、铜、锰、镉、镍、钴等9种元素,钙、镁、铁含量最多,锌、铜、锰、镉、镍、钴含量也很丰富。

药理作用1.排石作用金钱草有利胆排石和利尿排石的功效口。用蝌蚪实验性草酸钙肾结石模型试验表明,金钱草煎汁对于预防和治疗蝌蚪实验性肾结石是有效的。麻醉狗半开放式记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金钱草可引起输尿管上段腔内压力增高,输尿管蠕动增强,尿量增加,对输尿管结石有挤压和冲击作用,促使输尿管结石排出。一水草酸钙为尿路结石的主要成分,金钱草的醇不溶物中的多糖成分,对一水草酸钙的结晶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正常人尿液对一水草酸钙结晶生长的抑制作用与1.94×10(-5)g(生药)/ml所提取的多糖的作用相当。采用导电法,发现精制多糖抑制一水草酸钙结晶生长百分率高于水煎液醇沉部分。

2.抗炎作用金钱草50g/kg及其总黄酮及酚酸物3.75g/kg腹腔注射,对组胺引起的小鼠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部炎症具有非常显着的抑制作用,对注射蛋清引起的大鼠踝关节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

3.对免疫系统作用金钱草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玫瑰花试验:金钱草小鼠脾细胞与绵羊红细胞形成玫瑰花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即便在停药后10天仍受抑制,其程度与环磷酰胺相似。金钱草与环磷酰胺合用抑制更明显。皮肤移植排斥反应:金钱草组和环磷酰胺组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出现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晚,两药并用组尤甚。金钱草对体液兔疫亦有抑制作用。免疫的小鼠,服金钱草组溶血素生成受抑,血清中含量约为对照组的1/2;金钱草组小鼠生成钩端螺旋体凝溶抗体受抑,血清中滴度一般低于对照组;金钱草与环磷酰胺并用,作用尤为显着。金钱草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其吞噬功能百分率为对照组的两倍;给小鼠注射葡萄球菌后不同时间检查嗜中性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可见金钱草组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注射后4、6、8小时最明显。

4.对血管平滑肌及人血小板的作用金钱草对血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对试管内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毒性临床报告金钱草能引起接触性皮炎和过敏反应。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沥去水,切段,干燥。饮片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小段,根、茎、叶、花混合。根纤细,淡黄色。茎细扭曲,有纵纹,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叶多皱缩,完整叶片宽卵形或心形,叶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花黄色或棕色,蒴果球形。气微、味淡。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性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肝;胆;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热淋;肾炎水肿;湿热黄疸;疮毒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鲜品加倍;或捣汁饮。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据报道[《四川中医》,(3):40],外用本品引起接触性皮炎12例,均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患者,用鲜品煎水熏洗所致。]]

复方本品与唇形科金钱草效用相仿而叶大,故名大金钱草。花、叶均对生,故有“对坐草”之称。喜生路边,茎蔓延,以形状之,称地蜈蚣、蜈蚣草。因花黄,亦称“过路黄”。可治黄疸,而称“黄疸草”。

临床应用1.胆宁片金钱草g,人工牛黄30g,水飞蓟素17.5g,盐酸黄连素12.5g,延胡索g,大黄g,蒲公英g,薄荷油2g。延胡索、大黄照渗漉法,以60%乙醇为溶剂渗漉,漉液70℃以下浓缩;蒲公英、金钱草加水煎煮至味尽,浓缩液与上述相合并再浓缩成稠膏状,干燥,粉碎,再与人工牛黄、水飞蓟素、盐酸黄连素及辅料制粒,喷薄荷油,压制成0片,每片相当于原生药0.66g,包糖衣。片心呈棕褐色,具薄荷香气。功能利胆排石,抗菌消炎,解痉镇痛。用于急、慢性胆囊炎,也可用于胆道感染和胆结石。口服,每次2-3片,每日3-4次,胆囊炎10d为1个疗程。胆结石30d为1个疗程。(《陕西省药品标准》年)2.利肝片金钱草g,猪胆汁3g。取金钱草1/2量粉碎成细粉;剩余水煎2次,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膏,加猪胆汁浓缩至相对密度1.08(热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沉淀,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膏;将粉末、浓缩膏混合,加适量蔗糖粉和辅料,制粒,干燥,压片,包糖衣。每片重0.2g除去糖衣后呈灰褐色;味甘、苦。功能清肝利胆。用于急、慢性传染性肝炎,胆翼炎及肝脏分泌机能障碍。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吉林省药品标准》年;《江苏省药品标准》年)3.排石片金钱草0g,木通g,海金沙g,滑石粉g,车前草g,地龙g。地龙研细粉,过筛,备用;金钱草、海金沙、车前草、木通、滑石粉加水煎煮2次,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约m1,加地龙粉混匀,烘干,研碎过18目筛,加硬脂酸镁,混匀,压制成0片。功能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用于尿路结石。口服,每次6-8片,每日3次。(《湖南中草药制剂方剂选编》年)

摘录《中华本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ldanceschool.com/dzczl/dzczl/26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